帐号: 密码: Cookie:   注册| 忘记密码 
 
请输入您的关键字      
  您的位置: 大别乡情 >> 大别山人物 >> 艺术名家 >> 艺术名家
 阅读文章

余三胜-余紫云-余叔岩:源出大别山麓的京剧世家

  文章作者:大别山来源:大别山网浏览次数:2087字体:字体颜色
 阅读权限:游客身份花费会员币:0添加时间:2008-04-07 15:12:31提交会员:admin
在京剧的历史上,曾出现过赫赫有名的余家,祖孙三人都是京剧史上的杰出人物:第一代余三胜,是京剧的奠基人之一;第二代余紫云,工花旦、青衣,位列“同光十三绝”之中;第三代余叔岩,是老生“余派”的创造人。 


余三胜1802年出生于大别山麓的罗田县九资河镇七娘山上余家湾,距今整整200周年。 


余三胜全家北上后,他曾出资托人整修祖坟。坟地在故居北侧的一个山坡上,山上长满翠竹,在老人的指引下,我们拂开披离的杂草,在据说是余三胜祖父的坟前看到一块墓碑,碑上字迹漫漶,隐约可辨“咸丰三年”、“元孙三才”、“迁燕京”等数字,从中可知立碑年代为“咸丰三年”,由“迁燕京”三字可确定此处确为余三胜祖坟地。 


三代名伶 

徽班进京,汉调北上,皮黄交融,徽汉合流,吸收昆曲、弋腔、秦腔艺术成分而形成京剧。1790年“三庆”徽班进京为乾隆八十寿辰祝寿演出,拉开了京剧历史的帷幕。一般认为,从1790年至1840年前后第一代京剧演员走向成熟,是京剧的孕育和形成时期。第一代京剧演员以老生最为出色,余三胜就是他们当中的一位杰出的代表人物,他与程长庚、张庆奎合称“京剧三鼎甲”、“老生三杰”,于京剧的形成有奠基之功。 


大批汉调演员进京约在1820年至1832年之间,余三胜原是汉戏演员,大约于这一时期搭四大徽班之一的“春台班”进京演出,早于程长庚、张二奎成名,《都门杂咏》有诗云:“时尚黄腔似喊雷,当年昆弋话无媒,而今特重余三胜,年少争传张二奎。”他嗓音醇厚,声调优美,富于创新,在汉调皮黄和徽戏二黄腔调的基础上,吸收昆曲、秦腔的艺术特点,创造出抑扬婉转、流畅动听的京剧唱腔;在字音、声调上,他融合汉戏的语言特色与北京的语言特点,将湖北方言带入京剧的唱念中,形成独特风格,影响深远。齐如山的《国剧艺术汇考》中有一段很有趣味的记载。书中说:“余三胜初到北方,也是领一班人同来,约有十余人,都没学过昆曲,念字多夹杂湖北土音,在咸丰、同治年间,北平戏界对这一派颇轻视。从前传流着讥讽这派的笑话很多,兹只举大家都知道的一事如下:一次有人对余三胜说,您昨天有一个字念错了。他说我拉个字又错了。问者说,您这个字就错了。盖讥其把那字念成拉字了。”他的表演细腻生动,善于刻画人物的感情、神态。天津第一代泥塑艺人张明山,塑造余三胜饰《黄鹤楼》中刘备泥塑一座,形神兼备,被誉为“活余三胜”,张明山由此名气大振。余三胜生前没有留下别的图像资料,后人通过这座泥塑的照片,才得以领略余三胜的风貌。 


余三胜1866年卒于天津。余三胜有二子,次子余紫云(1855-1899),是京剧第二代演员中的佼佼者,为京剧发展时期的著名旦角演员。清光绪年间,画师沈蓉圃以彩色绘制同治、光绪时期的13名昆曲、京剧著名演员的剧装画像,非常有名,世称“同光十三绝”,余紫云饰《彩楼配》之王宝钏剧装列于其中。余紫云幼师梅兰芳的祖父梅巧玲习花旦、昆旦,兼习青衣,勤于练功,“黎明即起”,演技日有长进。14岁登台演出。他基本功扎实,技艺精湛,戏路宽,扮演角色,多所创造,被尊为“青衣泰斗”。《梨园旧话》说他:“嗓音柔脆、玉润珠圆,其唱工固臻妙境。”他对京剧旦角表演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梅派艺术的先声。余紫云第三子余叔岩(1890-1943年),是京剧繁盛时期的著名老生演员,他继承谭(鑫培)派艺术并有较大的发展创造,形成独特的风格,成为“新谭派”的代表人物,世称“余派”。“余派”形成于上世纪20年代,对此后各个时期出现的老生流派都有巨大的影响,直至现在,学老生者,无不从“余派”的唱腔学起。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他与马连良、言菊朋等人被京剧界称为“四大须生”,与梅兰芳、杨小楼合称“三大贤”,声名一时冠于群伦。 


余叔岩幼年在天津随名师学文武老生,打下了深厚的基本功。他13岁就开始了舞台生涯,艺名小小余三胜。由于他扮相好,嗓音好,能文能武,很快就崭露头角,被视为“神童”。14岁起在天津演出了六七年,很受观众欢迎。不料,正在走红的时候,他得了咯血症,嗓子喑哑了。1908年春,他嗓子倒仓,改唱武戏。嗓子越来越哑,乃于1911年暂时离开舞台,回京休养,结束了早期的演剧生活。在倒嗓失音的八九年的时间里,他虽然一直无法正式演出,却始终顽强地坚持练功学艺,细心揣摩谭派艺术,和文人学者结交,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从而使他的演唱艺术有了相当深湛的造诣。 
作者: 221.11.124.*  2006-5-7 14:27   回复此发言  

2 余三胜-余紫云-余叔岩:源出大别山麓的京剧世家


1915年,余叔岩拜谭鑫培为师,谭对他极为器重,曾对人说:“吾子碌碌,他日传我衣钵者,惟余氏之子耳。”1917年,他仍以小小余三胜的艺名重新正式登台。1917年,谭鑫培去世后,京剧界内外公认余叔岩是谭派艺术最优秀的继承人。 


1928年,他因病又一次离开了舞台。他在舞台上的时间并不长,影响却极为深远,传世的十八张半唱片为戏曲鉴赏家们所珍视,一直被认为是京剧演唱艺术的经典范本,是学习老生唱腔最好的教材。得意弟子有李少春、孟小冬、谭富英等。 


故居和传说 

上余家湾在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山脚下的一个山坡上,距罗田县城东北四十余公里。9月5日,我们来到这个只有20来户人家的小山村,但见林木蓊郁,山峦青翠,村头一户人家的墙上“学毛主席语录,听毛主席的话”和“农业学大寨”的旧年标语映入眼帘,秋阳下的小村静谧无声,宛如一处世外桃源。 


79岁的村民余直夫正要出门放牛,听说我们来寻访余三胜的故居,连忙将我们迎入家中,不一会79岁的余国民和几位妇女相继来到余直夫家里,两位老人兴致勃勃地讲述了村里故老代代相传下来的有关余三胜的传说和故居的情况。 


余三胜的祖辈居住在这个村子里,他出生时,家里只有两间土砖房,遗址就在余直夫家门前的坡下,现已无旧居留存下来的遗迹。后来全家搬到九资河镇的严家湾。 


据两位老人说,余三胜小时家境贫寒,父母靠乞讨为生,他则在外拍渔鼓筒子(当地一种民间乐器),加入了乡间戏班。有一次在一个叫台子湾的地方演出,当地一个姓杨的富人点了两曲戏,余三胜在前一个戏里演公主,卸装时忘了摘掉金镯子,就接着演后一个戏里讨饭的黄梅姑娘,惹得姓杨的大怒,拿马鞭抽打他,不给戏班演出费,强令戏班开除他,余三胜由此离开罗田浪迹江湖。余三胜在北京被嘉庆皇帝点了“戏状元”后,他的一个族人受这个姓杨的欺凌,族人为此赴京,在旅馆住了数月才见到他,他为族人付清了住店的钱,答应帮族人伸冤,让族人在京城又住了几个月。不久,省里的差人到当地办理这件案子,姓杨的非常害怕,吞金自尽。 


余三胜在京城成名后,将父母和弟弟接到北京,从此没有回过罗田,与家乡也少有联系。余直夫老人说,有一年余叔岩来武汉唱戏,他的伯父当时在汉口做生意,在戏园里看到余叔岩写的寻亲启事,上写道:祖父余三胜,小小余三胜(余叔岩艺名),有上堡(九资河一带的地名)的家门,请到某某旅店相会。 


当地还流传着余三胜当“戏状元”的传说。元末农民起义红巾军领袖徐寿辉的故乡也在罗田县大别山南麓,余三胜故乡有座七娘山,乡谚曰:“天子非天子,七娘是戏娘”,说的是徐寿辉最终未成为“真命天子”,反倒是七娘山出了个“戏状元”。相传,余三胜进宫唱戏唱得嘉庆皇帝龙颜大悦,口封他为“戏状元”,并说:“会戏余三胜,能文匡一清。”将他与当地有名文士并列合观。 


今年78岁的王俊,退休前在湖北省艺术研究所工作,1982年她曾赴罗田参加调查有关余三胜的史料。调查中找到约在1935年纂修的《余氏宗谱》七修本,此谱记载了余三胜从祖父到儿子余紫云的情况,无余叔岩的记载。余三胜生卒年月也由此谱才得以确定。余直夫、余国民两位老人告诉我们,近年重修了《余氏宗谱》,因余直夫家藏的新修宗谱被人借走,我们无缘得见。 


舞台小人生,人生大舞台,余氏祖孙的故事也是一部梨园传奇。百年前,余三胜本是一个唱民间小调的山村农家子弟,凭依个人天赋和种种机缘,风云际会,数十年间扬名千里之外的京城,跻身于京剧国粹的奠基人之列,同与子孙蜚声梨园,为后世所景仰,这样的人生际遇着实令人赞叹!
·上篇文章:罗田历史名人:阎定邦
·下篇文章:陈锡联
复制 】 【 打印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
 相关评论
当前没有评论
相关评论 0 篇,当前显示最新的 3 篇。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关于我们 | 业务范围 | ALEXA 排 名 | 广 告 价 格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产品推介 | 友情连接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6 大别乡情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鄂ICP备18003411号-2     页面执行时间:54.6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