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密码: Cookie:   注册| 忘记密码 
 
请输入您的关键字      
  您的位置: 大别乡情 >> 大别山革命 >> 革命故事 >> 革命故事
 阅读文章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拾遗

  文章作者:佚名来源:网络转摘浏览次数:1925字体:字体颜色
 阅读权限:游客身份花费会员币:0添加时间:2008-04-08 10:10:35提交会员:admin
黄陂站决策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拾遗

胡秋漪

  1989年,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到湖北省视察,省委书记关广富介绍革命老区大悟县的情况,提到宣化店时,他老人家说道:“啊!宣化店,我知道,还住过两夜呢。”后来,我们走访知情人得知,他老人家住过的地方不是宣化店,而是宣化店南边约5公里的黄陂站(今黄站镇)王家塆。
  黄陂站,地处鄂豫两省边陲,与黄安、新县接壤。它四周群山环抱,峰峦叠嶂,烟树苍苍,(武)汉信(阳)公路穿境而过。自古为南北交通之要冲。
  自1946年6月26日“中原突围”到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经过一年的英勇奋战,敌我力量发生了重大变化,整个战场出现了有利于解放军的局面。此时,党中央、毛主席果断决定,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并英明地把战略进攻的矛头选定在大别山区。 
  1947年6月21日,刘伯承、邓小平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战略决策,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一、二、三、六纵队13万余人(通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创建大别山及中原根据地。6月30日夜,刘邓大军一举突破黄河天险,随即发起了鲁西南战役,问鼎中原,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经过28天艰苦激烈的连续作战,刘邓大军先后歼灭敌军四个整编师师部、九个半旅六万余人,迫使敌人急忙从西北、山东和中原等地抽调七个整编师十七个半旅向鲁西南驰援,从而打乱了敌人的战略部署,为挺进大别山开辟了通道。8月7日,刘邓大军分三路突然南进,11日越过陇海铁路,以锐不可挡之势,通过黄泛区,越过了沙河、涡河、洪河、汝河、淮河等重重自然障碍,战胜了国民党数十万大军一次又一次的前堵后追,于8月27日进入大别山北麓潢川、固始等地区,完成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任务。刘邓大军到达大别山后,又经过广泛发动群众和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共歼敌3万余人,先后建立了8个地委、33个县民主政权,地方武装3万余人,形成了以大别山为中心,方圆数百公里的根据地,初步完成了在大别山区的战略展开。
  刘邓大军迅速在大别山区站稳脚跟,使国民党当局极为恐慌。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蒋介石既怕刘邓大军在大别山立足生根,又怕这支大军渡江南下或越大巴山入川,于11月中旬,连续在南京主持召开了“华中六省联防清剿会议”和“国务会议”,宣称“国军现在的战略,在华北、东北仅控制北(平)宁(沈阳)、平绥两铁路线,将集中兵力消灭华中‘共匪’(指刘邓大军)”。急忙下令成立“国防部九江指挥部”,由国防部部长白崇禧兼任主任,直接掌管豫、鄂、皖、赣、湘五省军政大权,企图以所谓“总体战”与我争夺中原,并调集14个整编师33个旅的优势兵力,于11月27日开始,对大别山展开全面围攻,与我争夺大别山这一战略要地。与此同时,国民党还利用各地土顽、恶霸地主,恢复和加强保甲制度,采用日本侵略者惯用的“三网(谍报网、公路网、碉堡网)政策”和“三光(烧光、抢光、杀光)政策”,到处抓丁抢粮,捕杀革命干部,制造无人区,企图割断人民群众与刘邓大军的联系,置刘邓大军于死地。
  面临骤然严峻的大别山形势,刘伯承、邓小平先后两次发电各解放区和部队,要求进行广泛深入的动员,务必使全体军民了解,此次敌人对大别山疯狂围攻是“垂死挣扎的表现,并不可怕。”号召全军“坚持打敌”、“不怕伤亡”,彻底粉碎敌人的进攻。
  遵照中央指示,刘伯承、邓小平率总部于12月上旬到达黄安七里坪地区。12月10日上午,又率总部急行军来到交通便利、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的黄陂站。下午3时,刘伯承、邓小平、李先念、张际春、李达等中原局和野战军首长在黄陂站祠堂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制定下步反“围剿”战略部署。会议分析认为敌在大别山布置的兵力有33个旅,近80个团,而我军因连续作战,消耗大,补充少,总兵力只9万余人,且普遍缺乏弹药、粮食,敌我力量悬殊;我中心区山高路窄,回旋余地小,不便于大兵团机动作战;加上粮食供应困难,也不宜集中过多的部队打大仗。因此,会议制定了内线坚持、分兵向外、内外配合、寻歼弱敌的方针。内线坚持是以主力二、三、六纵队结合军区武装和民兵,利用大别山复杂地形,实行机动,开展内线反“扫荡”,实行以小的战斗和游击战打击和牵制敌人。分兵向外是令一纵队和新到的十纵、十二纵跳到外线,分别向桐柏、江汉和淮西进击,在大别山外进行战略再展开,以拖散敌人,扩展根据地,威胁敌人后方,从外线箝制敌人。为了缩小行动目标和便于指挥各分遣部队作战,会议决定将中原局和野战军司令部分成前后两个指挥所。刘伯承司令员、张际春副政委率后方指挥所(野战军总部机关大部)计900人,随一纵队北移淮西地区;邓小平政委、李先念副司令员和李达参谋长,率前方指挥所500人,留在大别山地区开展反“围剿”斗争。当日傍晚,刘伯承、邓小平率领中原局和野战军司令部1500余人来到黄陂站西北约3公里的王家塆。
  当时的王家塆只有二十几户人家,百十来人,塆前是一片冲田,塆后及四周是茂密的树林。塆前的一条“猪大路”南通黄陂站,北抵宣化店,是沟通鄂豫的主干道。当天晚上,部队便露宿在王家塆四周的丛林中,司令部借宿在塆中几户穷人家中(2005年6月3日,笔者到王家塆调查,74岁老人王应申、75岁老人王金朝证实)。
  11日,刘伯承、邓小平来到王家塆对面的跑马岭上,向在这里集结待命的中原局和野战军司令部官兵,传达了黄陂站会议精神,部署和交待了今后的工作和战斗任务,勉励大家继续发扬我军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优良传统,千方百计克服困难,粉碎敌人的围攻阴谋。
  黄昏时分,暮色降临。刘伯承、邓小平分手的时刻到了。这一对出生入死、患难与共的战友,在南征百战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为了大别山的战略坚持,粉碎国民党的围攻,不得不暂时分开。这一别,他们将天各一方,前途未卜,也许再也不能相见……两位首长顶着刺骨的寒风,默默地缓缓地走在“猪大路”上。来到跑马岭一处地势较高的小土包上,并肩站在那里,眺望着远方。他们就这样站着,仿佛时间凝固了。伫立良久后,转而相互默默对视着,谁也没有说一句话,却又像是道尽了千言万语。最后两双有力的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随后两人又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眼角都闪动着泪花。
  “司令员,珍重!”邓小平哽咽着说,同时右手举过头顶,向刘伯承司令员行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刘伯承还以军礼,高声地说了声:“再见,政委!”
  然后,两位首长跨上各自的战马,在王家塆农民、老共产党员王明福、熊厚言等向导的带领下,刘伯承率后方指挥所和一纵队朝宣化店方向北去;与此同时,邓小平率前方指挥所向东挺进。
  刘伯承、邓小平分手后,根据黄陂站会议总体的战略部署,刘伯承率一纵和后方指挥所经宣化店连夜转出大别山,在外线的桐柏、淮西、江汉地区,英勇地同数倍于己的敌人展开了殊死战斗。几乎天天都在打仗,有时一天几战,于12月中旬,跨过淮河挺进淮西地区,与豫皖苏地区军民紧密配合,实施战略展开,创建了豫皖苏根据地,使之与大别山根据地联成一片。十纵和十二纵也先后西越平汉铁路,分别向桐柏、江汉两地区挺进,实施战略展开,迅速开辟了桐柏、江汉根据地,胜利完成了吸引多路强敌并将其拖疲拖困后歼灭的艰巨任务。
  前指在邓小平政委的率领下,坚持大别山内线作战,以英勇顽强的精神,积极投入艰苦的反“围剿”斗争。在落雪盈尺、天寒地冻的严冬腊月,我军严重缺粮缺鞋,经常是数日不得一饱,赤足踏冰趟雪。但广大指战员发扬人民军队英勇无畏、坚忍不拔的精神,不顾疲劳,冒风雪,忍饥饿,耐痛苦,坚持日日夜夜的大周旋和机动歼敌,有时以一个旅甚至一个团、一个营打游击战,广泛扰敌、疲敌、袭敌,断敌供应线。采取以小吃大,以快打慢,避实击虚,避多击少,不断拖疲和消耗敌人,始终坚持在大别山区。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战斗。至12月底,先后收复了太湖、金寨、岳西等11座县城,歼敌两万余人,取得了内线坚持的重大胜利。不仅彻底打破了国民党在中原的防御体系,粉碎了国民党围攻大别山、消灭中原局和中原野战军的阴谋,而且使鄂豫皖、豫陕鄂、豫皖苏三块新解放区联成了一片,为最后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47年12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会议上说:人民解放军打到国民党统治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20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变一经发生,它就将必然地走向全国的胜利。”在这个历史转折中,黄陂站军事会议上制定的战略方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刘伯承(1892—1986),曾用名刘伯坚,四川省开县人。1912年考入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辛亥革命时期从军,参加了反对北洋军阀的护国、护法战争,任连长、旅参谋长、团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四川各路总指挥、暂编第15军军长。1927年参加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后留学苏联,先后在高级步兵学校及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书记,红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兼中央纵队司令员,中央红军先遣队司令,中革军委总参谋长,红军大学副校长,中央援西军司令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 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 中原军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司令员, 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南京市市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军委训练总监部部长,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9年4月起任第二至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0年辞去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职务。1982年后因年龄和健康原因辞去党、国家和军队领导职务。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至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曾获得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4岁。
  
  邓小平(1904—1997),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四川广安人。1904年8月22日生。原名邓先圣,学名邓希贤。1919年秋考入重庆勤工俭学留法预备学校。1920年夏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4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6年初到苏联学习。1927年春回国,被派往西安冯玉祥国民军联军从事政治工作。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改名邓小平。1928—1929年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29年12月和次年2月,先后领导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第8军和左江、右江革命根据地,任红7军、红8军政治委员和前敌委员会书记。1931年夏,到江西中央根据地,先后担任中共瑞金县委书记、会昌中心县委书记、江西省委宣传部长。由于拥护毛泽东的正确路线,被当时党内“左”倾领导者撤职。以后,任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总政治部机关报《红星》报主编。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长征,年底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35年1月后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八路军129师政治委员。1942年9月兼任中共中央太行分局书记,1943年10月代理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主持八路军总部的工作。1945年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晋冀鲁豫中央局书记,中原局、华东局第一书记。1945年9 -11月同刘伯承一起领导了上党战役、邯郸战役。1947年夏与刘伯承率军南渡黄河,挺进大别山地区,由此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队的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解放战争时期,担任统一指挥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的总前委书记,同两个野战军的领导人一起,指挥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1949年9月,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随后和刘伯承率部向西南进军,占领了云、贵、川、西康诸省,参加领导了进军西藏和西藏和平解放的工作。此间,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治委员。1952年7月调中央工作,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1954年改为国务院)副总理兼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后又兼任政务院交通办公室主任和财政部部长。1954年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组织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4月中共七届五中全会上,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在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59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常委。1975年1月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周恩来病重以后,在毛泽东支持下,他主持党、国家和军队的日常工作,由于“四人帮”的诬陷,1976年4月又被撤销一切职务。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了他原来担任的党政军领导职务。1977年8月召开的中共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1978年3月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在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主任。在1983年6月第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89年11月在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上,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1997年2月19日在北京逝世。主要著作收入《邓小平文选》(三卷)。

[1]

·上篇文章:两军会师大悟山——记王震将军
·下篇文章:董必武赴宣化店慰问中原军民
复制 】 【 打印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
关于我们 | 业务范围 | ALEXA 排 名 | 广 告 价 格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产品推介 | 友情连接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6 大别乡情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鄂ICP备18003411号-2     页面执行时间:23.44MS